
聲音哲學的40堂公開課
從「提問的人」蘇格拉底到電腦之父圖靈,與大師一起漫步的哲學小旅程
奈傑爾.沃伯頓│李亞南(朗讀)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45 集
總長度
8 小時5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文史哲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遍路文化 × 漫遊者事業群】
上架日期
2020/06/23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歡迎註冊英國最受學生歡迎的資深哲學教授沃伯頓為所有人開設的哲學課
本書為耶魯大學出版社最受歡迎little history系列
你可能先問,哲學是什麼?誰是哲學家?
答案是,哲學無所不談、哲學家無所不思考。
哲學家們從探尋世界初始到窺看人性本質,他們不是在思考,就是在反覆思考的一群人。
哲學家有高高在上的君王,有在菜市場拉人劈頭亂問的邋遢老頭,有在監獄裡不停寫作的囚犯。他們無法被分類,沒有特殊身分、沒有同樣的思考邏輯。
而他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替我們問出關於這個世界的種種疑問。在人類已有的幾千年歷史中,不事生產的哲學家與其思想,卻為人類帶來一次次重大文明與物質突破。
那麼,這些偉大的哲學家們,比如著名的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康德等人,他們到底在談什麼呢?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但他的特色不在於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是透過發問、提出刺激思考的問題,在各種場合當個「提問的人」
*笛卡兒說「我思故我在」,他認為你眼裡看到的可能都不是真的,你唯一確定的是你正在思考
*康德提出「玫瑰色的眼鏡」,他要你別問你的感覺,因為感覺不準,重要的是,你得想想這種道德狀況是否適用於每個人
*尼采則認為說你思考問題的方式和價值觀,都受到了生活背景以及宗教觀念的影響,因此他說「上帝已死」,每個人可以創造屬於自己而且不受限的價值觀
*沙特認為我們都是自由的,「人都被判處了自由之刑罰」,沒有人能決定你怎麼造就自己的人生,只有你能決定。所以,你對你的人生該負起完全的責任
而*馬克思,他是一位經濟社會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他認為「無產階級」會接管一切,資本主義最終會自我毀滅
被視為電腦之父的*圖靈,思考過機器是否能夠擁有智慧,提出舉世聞名的「圖靈測試」,只要人無法分辨面前跟你對話的到底是人還是機器就算通過,至今這仍是各種電腦挑戰的目標
聽完以上,你瞭解了哲學無所不談、無可設限,
那麼這本書為什麼值得你聽呢?
因為,本書作者沃伯頓身為資深開放課程講師,曾撰寫許多哲學基礎書籍,並主持廣受喜愛的哲學廣播philosophy bites,沃伯頓的聽眾大多是年輕人,他運用深厚的底子和嫻熟的技巧,為大家「說」哲學,沒有看不懂的邏輯符號,沒有艱澀聱牙的術語,他從如雷貫耳的知名哲學家說起,輕鬆談論他們的與眾不同的個性、經歷,以及從中孕育出的哲學思想。
最後,除了作者深入淺出「說」哲學的深厚功力之外,本書還有兩大特色
第一、一次掌握影響思想文化進程的40多位哲學大師!
第二、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你輕鬆縱橫西方兩千年文明的哲學思考
那麼,從現在開始,和本書一起超越時間與空間,一步步探索人類思考的軌跡吧!
推薦序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寫於西元2012年8月13日
《哲學的40堂公開課》是一本普及哲學教育的書籍。翻譯的文筆頗佳,讀起來不像是在讀那種被逼迫要思考的哲學經典,卻倒有點像是坐上一般哲學歷史的列車,看著人類思想文明從古希臘的哲學導師蘇格拉底開始,慢慢地一站又一站的來到今天。讀後,我有一種被捲入思想列車的感覺。
這本書具有縱向與橫向兩方面的優點。首先,它基本上就是一本西洋哲學史的簡易本,在閱讀它的過程中,讀者不但會產生時間的序列感,也會對不同時代發生的事情與哲學思想之間的互動產生脈絡感。這種感覺很重要,因為他們讓人覺識到時間的流逝中,有一些東西是不變的。
其次,在橫向上,讀者可以感覺得出來,哲學家從事思想的主要目的,不在於找尋終極的答案,而在於堅持自己的論證,即使這些論證與當代人的想法極為不同,也不在乎。縱向的歷史與橫向的堅持這兩點,讓我們看得出來,作者有心讓哲學家以歷史的縱深呈現自我,也以共有的特徵,形成充滿智慧的一群人。最後,作者很巧妙地把辛格與蘇格拉底不畏懼眾人眼光的個性連在一起,間接地告訴我們,哲學的歷史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
這是一本有趣的哲學書,適合想知道哲學是什麼的人閱讀。我鄭重地推薦此書。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書籍資料
- 02:作者、朗讀者簡介
- 03:書籍簡介
- 04:推薦序
- 05:書籍目錄
- 06:第1堂課 提出問題的人──蘇格拉底與柏拉圖
- 07:第2堂課 真正的快樂──亞里斯多德
- 08:第3堂課 我們一無所知──皮羅
- 09:第4堂課 花園小徑──伊比鳩魯
- 10:第5堂課 學習不在乎──愛比克泰德、西塞羅、塞內加
- 11:第6堂課 誰在操縱我們?──奧古斯丁
- 12:第7堂課 哲學的慰藉──波愛修斯
- 13:第8堂課 完美的島嶼──安塞姆與阿奎那
- 14:第9堂課 狐狸與獅子──馬基維利
- 15:第10堂課 骯髒、野蠻又短暫──霍布斯
- 16:第11堂課 你可能在做夢嗎?──笛卡兒
- 17:第12堂課 下你的賭注──巴斯卡
- 18:第13堂課 磨鏡人──史賓諾莎
- 19:第14堂課 王子與補鞋──洛克與里德
- 20:第15堂課 房間裡的大象──巴克萊(還有洛克)
- 21:第16堂課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伏爾泰與萊布尼茲
- 22:第17堂課 想像的鐘錶──休謨
- 23:第18堂課 生而自由──盧梭
- 24:第19堂課 玫瑰色的現實──康德(一)
- 25:第20堂課 要是每個人都這麼做呢?──康德(二)
- 26:第21堂課 實際的福佑──邊沁
- 27:第22堂課 米涅娃的貓頭鷹──黑格爾
- 28:第23堂課 現實的一瞥──叔本華
- 29:第24堂課 成長的空間──彌爾
- 30:第25堂課 沒有智慧的設計──達爾文
- 31:第26堂課 生命的種種犧牲──齊克果
- 32:第27堂課 全世界的工人團結起來──馬克思
- 33:第28堂課 那又怎樣?──皮爾斯與詹姆斯
- 34:第29堂課 神之死──尼采
- 35:第30堂課 經過偽裝的思想──佛洛伊德
- 36:第31堂課 現任法國國王是禿子嗎?──羅素
- 37:第32堂課 呸!/喔耶!──艾耶爾
- 38:第33堂課 自由帶來的憤懣──沙特、波娃與卡繆
- 39:第34堂課 語言的蠱惑──維根斯坦
- 40:第35堂課 不問問題的人──鄂蘭
- 41:第36堂課 從錯誤中學習──波普與孔恩
- 42:第37堂課 失控列車與不請自來的小提琴家──傅特與湯森
- 43:第38堂課 透過無知達成公平──羅爾斯
- 44:第39堂課 電腦能夠思考嗎?──圖靈與瑟爾
- 45:第40堂課 現代牛虻──彼得・辛格
適合對象
- 想了解哲學、知名哲學家思想的人
- 對哲學發展脈絡有興趣的人
購買須知
.本有聲書由【漫遊者事業群 × 遍路文化】聯合製作提供(出版時間:2018年5月初版/朗讀版本:2019年4月)
主講人
奈傑爾.沃伯頓│李亞南(朗讀)
- 作者奈傑爾.沃伯頓:英國開放大學資深哲學講師
- 朗讀者李亞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