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從樂活到善終:王英偉醫師的全人健康照護
有聲書線上聆聽
楊金燕|蕭淳介(朗讀者)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43 集
總長度
8 小時11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健康養生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心靈工坊 × 尚儀數位學習】
上架日期
2024/07/16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從都會到偏鄉,王英偉發現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他選擇一條人煙稀少的道路,卻開創出偏鄉醫療前所未有的繁華。
他從一位偏鄉醫師到推動國家政策的國民健康署署長,
守護民眾健康、以全人為中心的照護,是他永遠不變的初心。
1989年,當同輩醫師想盡辦法留在都會臺北謀求醫職時,臺大醫學系畢業的王英偉,卻自願前往乏人問津的台灣偏鄉——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只因為這裡最缺醫師。
王英偉,現任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署長。他來自香港的醫師世家,卻比多數臺灣土生土長的醫師更勤跑臺灣偏鄉與部落,從19歲來到臺灣後便不曾離開。他是第一位在花東開啟「定期、定時、定人」偏鄉巡迴醫療服務的醫師。人力匱乏下,為了啟動巡迴醫療,他「醫師兼司機」,開著救護車跑遍花蓮每一個部落、鄉村義診,甚至爬山、涉水,病人走不出來,他走進去。
看到偏鄉孩子教育的迫切,他號召醫護、大專志工,組織「行動圖書館」,義診的同時,讓志工帶領在地孩子閱讀。遇到危難,他常跑第一,1994年盧安達內亂,他自告奮勇,遠赴動盪不安的災區義診,是現場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黃皮膚醫師。
1996年,在證嚴法師支持下,王英偉在花蓮慈濟醫院創設東部第一間安寧療護病房——「心蓮病房」。他率先引進芳香療法、中西醫合療、綠色療癒、藝術治療等,「不擇手段」地讓末期重症病人安適,許多家屬在病人離世後,滿懷感恩回到心蓮擔任志工。心蓮病房不但是慈濟推動安寧照護的起點與典範,更肩負起培育東部安寧療護人才的重任,而海內外前來參訪與學習的醫療專業人士,更是絡繹不絕超過五千人次。
2016年,王英偉借調為國健署署長,他常說:「健康是一,其他是零,如果沒有健康,我們什麼事也做不了。」他是把健康促進帶入職場、學校、醫療場域與社區的重要推手,守護全民健康,從樂活到善終,是他行醫以來,永遠不變的初心。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版權宣告
- 02:書籍介紹
- 03:作者與朗讀者介紹
- 04:【推薦序】 一位力行「五全」照顧的仁醫 林俊龍
- 05:自序
- 06:目錄
- 07:第一部 1 大時代下的遷徙路
- 08:第一部 2 祖父是廣州最早的西醫
- 09:第一部 3 在香港的年少時光
- 10:第一部 4 走上學醫之路
- 11:第二部 1 從臺北到花蓮
- 12:第二部 2 走進病人家裡
- 13:第二部 3 從病人到社區照護
- 14:第二部 4 啟動貧病醫療保健服務
- 15:第二部 5 預防勝於治療
- 16:第二部 6 推動健康促進
- 17:第二部 7 學習,為了走更長的路
- 18:第三部 1 午後的一通電話
- 19:第三部 2 飛抵巴黎
- 20:第三部 3 驚險不斷的醫療站
- 21:第三部 4 唯一一位來自亞洲的醫師
- 22:第四部 1 開創心蓮病房
- 23:第四部 2 人本精神
- 24:第四部 3 團隊合作
- 25:第四部 4 我的字典裡沒有「放棄」
- 26:第四部 5 超越生死的情誼:從病人家屬到終身志工
- 27:第四部 6 回家,為病人圓夢
- 28:第四部 7 傾聽病人的聲音
- 29:第四部 8 不擇手段的創意
- 30:第四部 9 永無止盡的學習與突破
- 31:第五部 1人性化的居家安寧照顧
- 32:第五部 2 雲端居家照護
- 33:第五部 3 送你一份愛的禮物:從新安寧運動到預立醫療自主
- 34:第五部 4 分享,是進步的開始、來自家屬的感謝
- 35:第六部 1 跨團隊的魔幻力量
- 36:第六部 2 醫師真正的價值
- 37:第六部 3 從校園到社區
- 38:第六部 4 海外學習服務
- 39:第六部 5 典範學習
- 40:第七部 1從學校到職場的健康促進
- 41:第七部 2 推動國民健康識能
- 42:第七部 3 人才培育
- 43:尾聲
主講人
楊金燕|蕭淳介(朗讀者)
- 作者:楊金燕
- 朗讀者:蕭淳介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