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不動產移轉稅務全攻略
稅稅唸學堂用聽的
稅稅唸學堂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30 集
總長度
4 小時17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商業管理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經濟日報
上架日期
2022/02/15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處分不動產是人生的重要抉擇,透過三十堂聲音課程,涵蓋買賣、贈與、繼承和信託四大面向,陪你循序漸進,從建立基礎到應用實戰,一起聰明選擇,輕鬆節稅。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基礎篇】
01:不動產的先備知識,你有嗎?
- 說明不動產和納稅義務人的基本定義
- 瞭解四種移轉方式
02:房地合一稅來了,怎麼辦?
- 瞭解不動產相關的常見稅種
- 認識四種課稅基準
03:有錢、沒錢,差多少?
- 瞭解贈與免稅額度的計算方式
- 分析買房送房與送錢買房的利弊得失
04:爸媽送房子了,要留還是賣呢?
- 說明賣贈與房的注意事項
- 認識房地合一重稅的破解法門
05:贈與太慢?來場交易吧!
- 瞭解真實買賣的認定原則
- 認識視同贈與的六種情況
06:跟爸媽買房前,該注意什麼呢?
- 瞭解親子買賣的節稅原理
- 說明親子買賣的三大禁忌
07:佛系移轉?有時候效果更好
- 瞭解遺產減免優惠的計算方式
- 認識自然移轉的利弊得失
08:面對房地合一稅新制,你也有選擇權
- 瞭解新舊制度的認定原則
- 認識新舊制度的自選條件
09:害怕老來沒保障?試試看信託
- 瞭解三種常見的信託方式
- 認識信託計畫的移轉優勢
10:財產動不動,我該怎麼想?
- 瞭解財產規劃的四大原則
【進階篇】
11:停看聽,先想想為什麼要買房
- 剖析買房的三大目的
- 不同持有目的產生的稅負問題
12:用公司持有出租用不動產最省稅,真的嗎?
- 比較個人、國內公司、海外公司持有時的稅負差異
- 比較個人、國內公司、海外公司處分時的計算方式
13:房地合一2.0上路後,公司持有不動產要注意?
- 不動產裝進公司後,要注意的四種稅負
- 瞭解股權交易時,「財產交易」與「證券交易」的認定原則
14:傳承不動產給子女,要留意?
- 傳承不動產前,二代人都須建立的稅負概念
- 瞭解四種持有方式,從出租到繼承的稅負差異
15:小心再小心,魔鬼藏在土增稅裡
- 認識土增稅的計算方式
- 房地合一2.0課稅稅基的修改重點
16:房地合一後,贈與不動產,要注意?
- 分析不同贈與對象,產生的稅負不同
- 不同方式取得配偶房地,負擔的稅負差異
17:房地轉移前,你的生活有保障了嗎?
- 說明三種私益信託的稅負效果與課稅原則
- 受益人不特定或尚未存在的情況,可以降低整體稅負
18:我漏稅了?出售房地產要注意哪些所得稅?
- 出售不動產須注意的W與H
- 課稅基礎大不同,房屋評定現值VS.實際交易所得
19:房地移轉後,收到國稅局公文怎麼辦?
- 瞭解核課期間計算方式與選查原則
- 合購土地/農地可能面對的稅負問題
20:危老重建與都更,我有什麼權益?
- 危老重建、權利變換、協議合建各有什麼誘因及稅負上優惠
- 與建商合建出售取回土地及房屋的成本認定及課稅方式
【實戰篇】
21:出售兄弟姐妹的共用房地,該注意什麼呢?
- 說明共同繼承常見的分割情況
- 瞭解出售分割後房地的稅務問題
22:換屋族節稅法寶「一生一次」、「一生一屋」,你清楚嗎?
- 瞭解「一生一次」的土增稅優惠
- 認識加強版「一生一屋」的限制條件
23:配偶間贈與不動產,不見得節稅!
- 認識配偶間贈與不動產涉及的税負問題
- 瞭解「視為遺產」的認定原則
24:「重購退稅」要小心,先搞懂「退稅」條件
- 認識「重購退稅」的二大重點
- 應用在土增稅與房地合一稅的認定條件
25:房地合一税忘了報?七種地雷千萬別踩
- 說明房地合一稅的時間認定原則
- 瞭解七種常見的漏報情況
26:房地合一稅太複雜!成本、費用怎麼算?
- 說明「列報成本」的常見誤區
- 說明「列報費用」的計算項目
27:被盯上了?預售屋交易稅制不可不知
- 瞭解預售屋交易的新舊制差異
28:房屋稅、地價稅,常見NG大彙整
- 瞭解房屋稅課稅範圍與計算原則
- 認識地價稅的二大關鍵日期
29:稅、不稅?包租公學問大
- 解析押金報稅的三種不同情況
- 認識職業出租、無償出租與社宅包租代管的稅負差異
30:國稅局查到了!怎麼辦?
- 房地合一「非自願因素」的適用項目
- 房地合一「虛列成本費用」的相關罰則
- 判斷舊制房地交易能不能用「部頒標準」計算
適合對象
- 計畫移轉不動產,陷入稅務迷思的你
- 首次買賣房地,身為納稅新手的你
- 面對房地合一新舊制度,無從衡量判斷的你
獲得什麼
- 了解不動產移轉的先備知識
- 探討各種持有目的產生的稅負問題
- 案例分享,分析不同情境的較佳做法
購買須知
【購買須知】
.本主題包共30集,售價890點
主講人
稅稅唸學堂
- 基礎篇:陳美珍
- 進階篇:洪銘鴻、游雅絜、葉建郎
- 實戰篇:翁至威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