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馴羊記
第21屆臺北文學年金獎得獎作品
徐振輔|徐振輔、黎家秀(朗讀者)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29 集
總長度
8 小時27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文史哲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時報出版
上架日期
2022/03/28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2021臺灣文學獎金典獎(正奬)(蓓蕾奬)
★2021 Books from Taiwan
作者徐振輔親聲重現筆下為求佛法而遠渡印度非法入境西藏的宇田川慧海。
由專業聲優演繹書中交錯的時空、穿織的人物,以及書中書、書中劇,帶你進入過去與現在的西藏,尋找每人在山裡或心中的雪豹。
特別演出:洛桑加參(藏語)
融合西藏風土博物誌、遊記與抒情文學
以小說記寫西藏自然景物與人文風土的消亡與困境
也是一闕灑淚揮別昔日烏托邦的哀傷輓歌
一名旅者為了尋找雪豹,再次突破重重阻礙抵達青藏高原,獲准在保育研究站,進行七十二天的雪豹調查工作。回到臺灣,偶然翻開旅行日誌,發現自己的心仍停留在西藏,毅然決定休學,三度重返高原,這次他要追尋的又是什麼?
一九五○年代,宇田川慧海為了理解更精妙的佛法,遠渡印度非法入境西藏,當時藏軍和解放軍正在各地展開游擊戰,他最終落腳拉薩,與記憶日漸模糊但對佛法有精妙見解的桑吉仁波切一起生活。他將所聞見的經歷,寫成《馴羊記》。
徐振輔以兩條不同時空的故事主線,輔以藏戲《文成公主》故事,將西藏七世紀、二十世紀和當代的重要歷史場景摺疊在一起,讓所有的事件突破時間的限制、羅列眼前,赫然看清一般人認為佛光普照的青藏高原,其實從未平靜。歷經漢代的文化移植,文革席捲,造林停牧,藏人不只命如蜉蝣,原初天性與生活也早已歷劫數次,隨波逐流。
從當代旅者的視角看見藏地的生物萬象,彷如西藏博物誌,岩羊、鼠兔、雪豹、禿鷲等繫起草原生態的自然平衡,同時也從環境史地理學角度寫羊群流行病現象,拉出礦業汙染、草原鼠災、農牧衝突等環境議題,反映西藏正面臨的情感認同與經濟發展衝突。
整部小說語境優美,哲思與隱喻精妙,融合生態、地理、戲劇、建築、遊記等多種元素,將西藏的人文風景、牧民文化、藏人天性描摹得細緻入微,除了展現出作者深厚學養與田調豐富經驗,更處處可見對土地與人文的深情關照。在悼亡的哀惋中,《馴羊記》讓人們看見歷史如何在這片憂傷的高原上重複搬演,以及人民所面對的困境。
【贊助單位】
- 文化部
【剪輯工程】
- 王奕久
單元介紹
分級內容
01:星星、雪、火
- 大概還是那次吧,我不安地把一部粗劣的小說初稿給朋友M讀過後,M說了一個可以算是挑釁的評論:「你寫雪豹,問題是你沒看過雪豹啊。」
02:足印、食骸
- 夜裡下過一場大雪,清晨的高原閃閃發光。我隨桑木旦往山谷深處走,身後踩出幾道又深又寬的腳印,若和其他動物放一起就看得出來,留下這種腳印的動物並不真的適應雪。
03:光之遺痕、鳥之咒、日夢
- 錯過無數次後,我開始協助一項必能看見雪豹的工作,就是用電腦檢視自動相機拍攝到的動物,進行分類歸檔。譬如拍到一隻雪豹,我就在檔案標籤欄勾選 snow leopard。
04:再度啟程
- 旅行歸來後,我原想依循常規,繼續念個自然生態方面的碩士。但在入學申請前不久,心底竟湧起無以名狀的暗潮,將我推向陌生的人文社會領域。幾番掙扎,最終填下橫跨兩界的地理所。
05:失語的旅行者
- 火車安檢完畢,我難堪地收拾行李。為躲避一旁鄙夷的目光,我拿起日記本到遠一點的地方坐,窗外一逕荒涼曠野,茫然下著雪。
06:大昭寺的蒙古僧
- "古印度有時間計量單位—劫(kalpa),表示極大的尺度。
- 佛經比喻,以微小芥子填滿長寬各百里的巨大城市,往後每一百年取走一粒,直至全數取盡,所經歷的時間即是一劫。"
07:拉薩及其時間地景
- 宇宙中有無數世界,每個世界皆為圓柱體,事物存在於頂端平面。平面中心為須彌山、許多人相信岡仁波齊峰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須彌山,四方對稱分割成四大洲、八中洲、無數小洲,大地為海環繞,天有日月星辰。
08:賣夢的人
- 在城市最後幾天,我常背個小包,穿過北京東路的天橋,到沖賽康市場閒晃。
09:央金
- 獨自經營的茶館裡,央金百無聊賴地趴在櫃檯,耳朵貼著收音機,一個勁擺弄天線。
10:拉莫札西
- 幾天前,禿鷲闖入寺廟,將經堂破壞成一片廢墟。那之後,僧人拉莫札西就用大鎖扣上廟門,禿鷲要想硬闖,就拿鐵條擊打禿鷲嘴尖。
11:哈沙夫
- 電話打來西寧時,哈沙夫正在跟朋友吃火鍋。講完電話,哈沙夫匆匆到櫃檯結帳,順道買一瓶白瓷瓶裝的老郎酒藏進提袋。
12:仁青卡
- 仁青卡愣了一下,心頭有個結突然鬆開了。告辭後,仁青卡帶弟弟離開舊城區,步行到山丘上的斯日寺。
13:烏托邦
- 五百年前,湯瑪斯.摩爾描繪了一幅國家的完美圖景,命名為烏托邦,那裡居民過著修院式的自律生活,社會制度十全十美。這本小說在英國出版時,歐洲人才剛確認美洲大陸的存在,麥哲倫的環球之旅將要啟航。14:續烏托邦
- 我打開小燈寫日記,寫完拿出《馴羊記》專注閱讀,以免恐慌引起致命的高山症。我讀得很慢,很仔細,嘴上咀嚼每句日文的聲調,彷彿與文字愛戀。
15:反烏托邦
- 一陣強光閃動,迷迷糊糊睜眼,赫見一名男人臉貼車窗,身穿褐色解放軍大衣。
16:哇宗村
- 過一座水泥管橋,遠處出現一排藏式民房,十多戶人家依山而建。河對岸有座孤廟及小學,後方山丘經幡飄揚,才合道說那是村子自己的神山,名叫阿尼達夏。
17:金巴寺
- 這天是藏曆十二月二十九,金巴寺僧人們從凌晨就開始誦經。日之將昇,冷雨之中傳來動物鳴叫,都是附近村子送來放生的禽畜。天亮之後,這裡將舉行一場隆重的羌姆儀典。
18:文成公主
- 去年十一月剛到拉薩時,我立即注意到街上四處貼有「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的宣傳海報和售票資訊。
19:雪雀1
- "縣上電影局的放映車終於來到這個小村落。
- 幾個月前,新電影下鄉巡迴的消息就在果欽村流傳,這是瑪洛鄉公路重修以後,鄉書記首先跟縣上爭取到的一項福利。"
20:雪雀2
- 放映員離開這天,白瑪搬出倉庫中八件綠色木箱,將所有寶貝清洗一輪,晾在外頭。
21:雪雀3
- 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插著小紅旗,像一片片安靜的火焰,在冰冷的風中輕輕顫動。孩子們在教室前頭掛上毛主席喇嘛像,外牆拉起「文明之花遍山鄉」的紅布條。
22:神山
- 藏曆十二月三十日深夜,哇宗村所有居民正準備共同老去一歲。我翻開筆記本坐在客廳,百無聊賴地觀察人們忙進忙出。
23:碩鼠碩鼠
- 這些地方看似貧瘠,卻不能說毫無生機,最起碼,你會見到許多拳頭大小的地洞,洞口守著一名毛茸茸的哨兵 — 前肢懸空,後足站立,兩隻咕溜溜的小粉圓眼睛緊張地打量一切。
24:放羊的日子
- 年可以不過,羊不能不顧。年初五,我就跟才合道回牧場去了。
25:看金師
- 有時我幾乎忘記,在眾人視野之外,還有一群生病的羊。
26:雪會記得哪些事?
- 出行前夜,我在燈下打開筆記本,除了日期外什麼都寫不出來。旅行者一個永恆的矛盾就是,那麼想貼近一個地方,卻在漸漸熟悉後感到乏善可陳。
27:廢棄地
- 天亮前出現一波極低溫,溫度計拉進帳棚一看,已經低於攝氏零下三十度了。
28:驅離
- 傍晚回到牧場,隨意吃了點東西就倒頭大睡。隔天起床充電時,手機叮叮叮叮跳出許多訊息,都不是要緊事。家人問我何時回臺灣,想了想沒有回覆。
29:動物園
- 抵達西寧後,我在市中心找了間涉外賓館下榻。隔天下午搭機返臺前,決定利用早上空檔去一趟動物園。
主講人
徐振輔|徐振輔、黎家秀(朗讀者)
- 作者、朗讀者徐振輔:文學作家
- 朗讀者黎家秀:表演工作者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