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17世紀的海,17世紀的愛情,17世紀的臺灣與西班牙,一場文學、歷史、考古的時空之旅
曹銘宗|曹銘宗、李英立、孫若瑜、郭霖(朗讀者)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23 集
總長度
7 小時20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文史哲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時報出版
上架日期
2022/03/28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台灣處於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位置
基隆立足航海世代的感人片斷
小說劇中一一道來
17世紀的海,17世紀的愛情,17世紀的臺灣與西班牙,一場文學、歷史、考古的時空之旅。
這部有聲故事由作者曹銘宗的親聲引言展開:「我相信世界上一直存在真、善、美、近乎神聖的人和事,但歷史沒有記載,只能用小說追想。」
- 由專業聲優群以精彩的有聲小說劇演繹,帶你回到1626年的艾爾摩沙,體會若望第一次看到台灣的興奮、見證若望與雨蘭的相遇與終點。
- 臺灣文史重要作家曹銘宗首部「歷史×宗教小說」
- 重返西班牙帝國在臺灣的殖民史(1626-1642),以及大航海時代的文明與野蠻。
【劇情說明】
1626年,19歲的西班牙青年若望(Juan),6歲的臺灣原住民小女孩雨蘭(Ulan),在「艾爾摩沙」(臺灣)的「雞籠」(和平島)相遇。若望駐守雞籠「聖救主城」16年,從士官升到軍隊最高指揮官,對國家、信仰有很多疑惑。雨蘭從未接觸東西文明,以純真、無私的心靈,啟發若望走出寬容、活出耶穌的信仰之路。若望逐漸愛上雨蘭,卻覺得雨蘭是聖母瑪利亞的化身。
這部以17世紀西班牙帝國最遙遠殖民地艾爾摩沙為背景的歷史小說,除了描述族群、鄉土、文化、愛情,也探討宗教、文明,並藉由全球第一個日不落國在殖民、貿易、傳教上的矛盾與省思,彰顯人類珍貴的宗教情操。
當年西班牙人曾在和平島上建造最大教堂「諸聖堂」(Todos los Santos),如今成為臺灣重要考古遺址,已挖掘出教堂後殿牆基及墓區,共有一、二十具墓葬、呈祈禱狀的人體遺骸出土,其中有幾具已鑑定是歐洲人,另有十字架、皮帶扣、火繩槍子彈等西方文物。
職是之故,很多歷史、文化的研究課題,包括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對美洲、亞洲占領地的掠奪,文明對野蠻的省思,傳教與殖民、貿易的矛盾,以及不同族群與異文化的交流等,都成為本書的重要題材。小說杜撰的人物,搭配歷史人物、串聯歷史事件,呈現雞籠早年的族群文化。
17世紀寄自雞籠的信,17世紀在艾爾摩沙的「聖母顯現」……在小說中一頁一頁揭祕。
【贊助單位】
- 文化部
【錄音工程】
- 偉憶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有聲書附文稿)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01:寄自雞籠的信
- "我相信世界上一直存在真、善、美、近乎神聖的人和事,但歷史沒有記載,只能用小說追想。故事,從意外的一天說起。"
02:聖母顯現
- 多明哥太太介紹塞維亞百合聖母堂的塞拉神父,並說塞拉神父看過當年若望神父從艾爾摩沙雞籠寄來百合聖母堂的十多封信。
03:從墨西哥到菲律賓
- "敬愛的保祿神父:今年九月在塞維亞與你告別後,我與艾斯奇維神父搭船跨越大西洋到美洲的墨西哥,接著轉陸路到墨西哥西岸的阿卡普科,然後我們搭船橫渡太平洋到菲律賓群島,經過宿霧抵達馬尼拉。三個多月的旅程,非常感謝在出發前有你的祝禱……"
04:前進艾爾摩沙
- "敬愛的保祿神父:我和艾斯奇維神父已經從菲律賓來到艾爾摩沙,感謝天主賜予我們恩寵與平安。"
05:聖救主城
- 西班牙人從菲律賓來艾爾摩沙的雞籠建立據點,現在已開始興建「聖救主城」及其三個堡壘,還有「諸聖堂」等教堂,以及學校、醫院等。
06:奇宛暖
- 西班牙人的亞洲總部在菲律賓馬尼拉,艾爾摩沙雞籠新設的據點才剛開始發展,所以還要依靠馬尼拉的運補。
07:聖多明哥城
- 西班牙人在艾爾摩沙雞籠興建的聖救主城尚未完工,現在又在雞籠附近的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並宣示淡水為西班牙帝國領土,歸屬雞籠的巴爾德斯長官統管。
08:雞籠的漳州人與福州人
- 馬尼拉有很多華人聚落,主要是福建漳州人,我最近才知道,在雞籠附近的雞籠港也有一個漳州人的聚落叫「崁仔頂」。艾斯奇維神父和我前往拜訪,發現那裡也有天主教徒,所以準備蓋一間以「聖若瑟」為名的小教堂,還有一間以「慈濟院」為名的小醫院。
09:雞籠的菲律賓人
- 西班牙人來到艾爾摩沙之後,在對待殖民地的政策上,雖然比在美洲、菲律賓有所改善,但仍有很多地方違背天主的公義和仁愛,我在雞籠就看到菲律賓人悲慘的處境。
10:哆囉滿黃金探險
- "黃金對我沒有吸引力,但黃金的顏色讓我想念百合聖母堂花園裡的苦橙。歐洲人為什麼要來東方?最大的動機是什麼?其實是為了尋找黃金吧!"
11:基馬遜河
- 西班牙人在淡水建立據點後,發現這條從淡水出海的河流,原來有三條支流,匯集而成艾爾摩沙北部最大的河流,河流沿岸有很多土著聚落。
12:偷渡日本傳教
- 你的好友艾斯奇維神父今年五月從雞籠偷渡日本傳教和考察,結果被日本官兵抓走,現在情況不明,有人說他被殺害了,有人說他被帶去很遠的地方。
13:艾爾摩沙的中衰
- 西班牙人一六二六年來艾爾摩沙北部的雞籠,開始興建聖救主城,經過八年後,這座方城四角的稜堡已全部完工,城堡非常堅固,但西班牙人在艾爾摩沙的經營卻開始衰退了。
14:噶瑪蘭
- 雞籠長官羅美洛決定派兵進駐艾爾摩沙東海岸的噶瑪蘭,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如果荷蘭人先占領噶瑪蘭,將會阻斷馬尼拉與雞籠、墨西哥阿卡普科的交通命脈。
15:菸草島
- 艾爾摩沙東海岸有一個菸草島,新任雞籠長官赫南德茲派我去探查島上是否產銀?感謝天主,真是一次奇妙的經驗! 菸草島的土著達悟人,擁有非常獨特的飛魚文化和造船文化,他們遵守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每年只在春夏之間的幾個月,用自己製造的船出海捕飛魚,這樣才有源源不絕的飛魚。
16:棄守淡水
- 這是既震撼又諷刺的消息!西班牙人九年前才從雞籠來淡水慶祝新建據點,現在卻宣布棄守淡水,拆除聖多明哥城。西班牙帝國在一六二六年從菲律賓前進艾爾摩沙的志氣,竟然在十年之後就消沉了。
17:天堂都是小孩
- 雨蘭在今年九月八日的「聖母誕辰慶日」領洗,我也在那天跟她告白,她接受了我的愛,我吻了她,她也吻了我,這是我到艾爾摩沙十二年來最快樂的一天。
18:十字架與刀劍
- 西班牙帝國以「Plus Ultra」自許,不斷地超越、向前邁進,大海之外還有領土,甚至在「海外的海外」艾爾摩沙,建立了最遙遠的殖民地。
19:荷西戰爭
- 荷蘭人將會攻打聖救主城的傳聞甚囂塵上,但西班牙人在雞籠的駐軍已減縮不到百人,可說是在半棄守狀態。新任雞籠長官波提羅看重我,特別把我從少尉直接升為上尉,現在我是雞籠駐軍最高階的軍官,我要指揮雞籠駐軍對抗可能隨時來犯的荷蘭艦隊,責任重大。
20:第一次聖救主城之戰
- 在雞籠東岸的山頂,只有我們兩個人的訂婚典禮,山與海的見證。我要送什麼給雨蘭當訂婚信物呢?我沒有鑽戒,我想到艾斯奇維神父赴日本傳教前送我的金十字架項鍊,我從我的頸上解下來,戴在雨蘭的頸上,我們都哭了。
21:第二次聖救主城之戰
- 兩個月前,荷蘭人第二次攻打聖救主城,這次我們守不住了,西班牙人也告別經營十六年的艾爾摩沙了。
22:砲擊聖救主城
- 中午,荷軍終於攻下聖安東堡,在整頓之後,把大砲轉向聖救主城,居高臨下開砲,連續砲轟三小時。猛烈的砲火擊毀聖救主城的兩座稜堡,也打進聖救主城內的軍舍,以及城外附近一帶的民房。
23:金十字架
- 一六二六年至一六四二年間,若望用鵝毛筆以西班牙文寫給保祿神父的十八封信,我翻譯成中文後……
主講人
曹銘宗|曹銘宗、李英立、孫若瑜、郭霖(朗讀者)
- 作者/朗讀者曹銘宗:作家、講師
- 朗讀者李英立、孫若瑜、郭霖:配音工作者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