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咱的臺灣史:詩文中康熙時的島嶼群像
有聲書線上聆聽
蘇淑芬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32 集
總長度
6 小時13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文史哲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時報出版
上架日期
2025/03/05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芭樂」的標準台語該怎麼說?
「番茉莉」、「番檨」指的是什麼?
作者 蘇淑芬 親聲朗讀,為你解答
活在這片我們熱愛的土地上,你我都該知道先民如何一步一腳印地打造「幸福島嶼」
從《裨海紀遊》、《全臺詞》、《臺灣巡行圖》、《諸羅縣志》、《番社采風圖》等古籍和名畫中,看到當時仕臺官員的逢迎文化、外派心情、思鄉情緒,以及對臺灣原住民生活習性的觀察。
同時對清初時期臺灣人民的生活進行考據,在深刻理解當時艱辛社會環境的基礎上,架構出一幅胼手胝足、堅忍打拚的畫面。
也介紹了早年臺灣獨有特色,刺桐城牆、勇猛番犬,財富象徵的鹿群和各種季節水果,每個細節都彰顯出本地生活及文化風貌。
作者透過精心蒐集臺灣土地所孕育創作的詩文、畫作和各種文獻,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豐富多彩且意想不到的歷史之旅。除了剖析這座島嶼的人物群像之外,更是對人文精神的深刻反思與讚歌。
贊助單位:文化部
剪輯工程:Poker J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咱的臺灣史
- 02:阿母啊!你到底叫什麼?
- 03:臺灣的公婆們─巡臺御史、福建軍政長官
- 04:監督臺灣─用圖說生活
- 05:單德謨、六十七、李友棠眼下的台灣圖像
- 06:臺灣的包容─官員文人來臺心態
- 07:「救命啊」孫元衡
- 08:哥是來報皇恩的─季麒光、高拱乾
- 09:報皇恩的錢琦、楊廷理、葉世倬
- 10:哥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 11:權力的象徵─澄臺、斐亭
- 12:哥真想超越塵俗
- 13:哥有良心能自省
- 14:臺灣的智慧─天然的城牆
- 15:千樹刺桐紅似火
- 16:家家齊插綠珊瑚
- 17:樹上的鳳梨─林投
- 18:臺灣的貢品─西瓜、番檨、番犬等
- 19:大內來的西瓜籽
- 20:叫我第一勇─番犬
- 21:獨具妙香的番茉莉
- 22:像衝鋒衣的鹿皮
- 23:臺灣的山珍海味
- 24:被嫌臭的梨仔茇
- 25:其臭可惡的番木瓜
- 26:超級美味的麻虱目
- 27:一口也吃不到的鹿肉
- 28:臺灣古早的生活
- 29:淒涼的吹角賣肉聲
- 30:姐愛撐傘、愛吃檳榔
- 31:愛嚼檳榔不紡織
- 32:哥走超高調奢華風
主講人
蘇淑芬
-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