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像【影像課】蔡怡佳:《紅書》深度導讀八講
進入榮格的心靈聖殿
蔡怡佳
- 簡介
- 收聽
總集數
8 集
總長度
15 小時22 分鐘
輔助資源
有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心理成長
內容形式
影像類
出版方
心靈工坊
上架日期
2025/09/11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了解榮格思想核心,帶你發掘《紅書》對宗教、心理學、象徵研究等面向的啟發。也從榮格勇敢面對內心陰影的征途中,看見你的心靈成長之道!
「我對你們吐露的這些歲月,我追尋內在圖像的那些年,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光。其他一切都源於此。……我整個生命就是闡釋那爆發自無意識的謎,如河流般淹沒了我,威脅要擊潰我。這些內容超過了區區一輩子。後來的一切都只是外在的分類,科學的解釋,與生活的融合。但包含了一切的神祕開端,始於當時。」(榮格,1957)
榮格於1913至1930年,進行了一場歷時16年的自我實驗,他在《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中將之稱為「直面無意識」,也成了後來所提出之「積極想像」的基礎。榮格最先把這些實驗中所經歷的幻想記錄在《黑書》中,接著加上對於幻想記錄的文字反思以及繪畫,並以書法體抄在一本以紅色皮革為封面的書,稱之為《新書》(法文liber novus)。這本紅色封面的書一直被稱為《紅書》,榮格生前一直無法決定是否將之出版。
2000年榮格著作基金會的前身榮格傳承協會(Society of Heirs of C. G. Jung)決定出版《紅書》,將編輯的工作交給心理學歷史學者索努・山達薩尼(Sonu Shamdasani),才有了2009年《紅書》的正式出版。
《紅書》是榮格後來著作的核心基礎,被視為了解榮格著作的關鍵。
本課程將由《紅書》的成書背景、方法(積極想像、閱讀方法)、內容(卷一、卷二、審視)、榮格繪製的圖像、對基督宗教的重思,以及《紅書》的時代意義等主題來進行《紅書》的閱讀,希望挖掘《紅書》對於宗教、心理學、心理治療、象徵研究、圖像研究等面向所帶來的種種啟發。
※本課程2022/06/10-07/29於心靈工坊線上舉辦,頗獲好評。此八講為課程錄影經「剪輯、後製」後的版本,無字幕。
課程延伸對談(完整版對談收錄於本課程中,可免費觀看)
對談講者:呂旭亞(IAAP榮格分析師)、蔡怡佳(本課程講師)
1.榮格為什麼要寫《紅書》?
2.《紅書》跟中年危機的關係
3.榮格所謂的「活出自己」,要處理什麼難題?
4.若想深入《紅書》,老師會建議我們怎麼做呢?
紅書介紹影片:聽蔡怡佳老師講解榮格《紅書》當中地獄、上帝等字詞背後真正的涵義
參考書目
- 《紅書》(讀者版) 卡爾・榮格/著,魯宓、劉宏信/譯,心靈工坊/出版
- 《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 卡爾・榮格/著,劉國彬、楊德友/譯,張老師文化/出版
- 《紅書》英文圖文版
- 延伸閱讀:榮格心理學相關書單
本影音課程特色
- 線上課程Live錄影:讓您進入沉浸式上課氛圍
- 剪輯後製:增進學習效果
- 老師審修:為內容品質把關加分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FREE免費觀看】呂旭亞x蔡怡佳 紅書深度導讀課程對談(完整版)
- 02:【FREE免費試看】第三講 卷二:犯錯者的圖像(片段)
- 03:【FREE免費試看】第五講 審視(片段)
- 04:第一講 導論:紅書的成書背景、成書過程與出版過程
- 05:第二講 積極想像、閱讀紅書的方法、卷一:未來之路
- 06:第三講 卷二:犯錯者的圖像
- 07:第四講 卷二: 犯錯者的圖像(續)
- 08:第五講 審視
- 09:第六講 意象的語言:紅書的圖像
- 10:第七講 重思基督宗教
- 11:第八講 從自我實驗到集體實驗:《紅書》的時代意義
適合對象
- 對榮格、分析心理學有興趣的你
- 想讀懂《紅書》這本經典卻苦無方法的你
- 想明白積極想像到底是怎麼回事的你
獲得什麼
- 對於想認識榮格經典巨作《紅書》,卻不知如何入門的讀者,這門課程將帶領你從《紅書》的成書背景、方法(積極想像與閱讀方式)、章節解析、榮格親手繪製的圖像、對基督宗教的重新思考,以及《紅書》的時代意義等主題做深入探索。
- 講述過程將搭配《榮格自傳》解說,述及榮格的成長背景、生命追尋與著書時的心路歷程等,讓你更認識榮格這個人。
- 課程中也會解答一般人閱讀紅書時,對字詞常有的誤解,找到深入書中,與榮格描繪的靈性世界相遇的方法,也挖掘《紅書》在宗教、心理學、心理治療、象徵學與圖像研究等領域所帶來的深遠啟發。
主講人
蔡怡佳
-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 專長宗教心理學
- 在小小書坊帶領多場心理學讀書會頗獲好評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