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生命與味覺
いのちと味覚
辰巳芳子|林芳雪(朗讀者)
- 簡介
- 收聽
總集數
7 集
總長度
5 小時25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文史哲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積木文化
上架日期
2021/11/21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為了成為理解「美味」的人,92歲的現在,我想傳達的只有這件事。」
──辰巳芳子
糙米湯、小魚乾高湯、香菇湯、油菜花蓋飯、根莖蔬菜湯、牛筋鍋、蛤蜊法式清湯、大蒜湯、粥茶碗蒸……她的每一道料理背後,都蘊藏著對生命與自然的體悟與愛。
曾經想要獻身心理學與教育的辰巳芳子原本並不喜歡料理,年輕時因為健康與戰爭的種種限制,因緣際會成為料理家,研發的湯品不僅養護了病重的父親,也救治了許多病患與老人,邁入高齡後仍然持續投入飲食公益事業。在本書中,她寫下自己如何從「疊高再推倒」的廚房工作中活出自我,找出「人為什麼要吃東西」的答案,理解「生命藉由食與其他生命相接」,傳遞「順應風土而食」的動人智慧,希望大家都能懷抱想要看到心愛之人笑容的念頭,製作湯品與料理。
生命與味覺之間的關係是想切也切不斷,然而今日放眼望去,環境污染讓我們漸漸失去安心的食材,料理也都追求簡便快速,人們已遺忘「吃」的本質,更不知該如何才能活得更好。憂心忡忡的作者為世人提出五項指標:「敬畏之心」、「感應力」、「直覺力」、「應變、反應能力」、「溫柔的心」,期望能為後人面臨生存困難的時刻提供解方。
她在學習料理的過程中,反覆思索著:「人為什麼不吃東西,就活不下去?」
思考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吃東西就等同呼吸,包含在生命的結構之中。」
人的身體只要三個月,就會替換成吃進去的東西。一日三餐,三百六十五日。如果說每一餐都是生命的刷新,那麼我們就必須吃。生命藉由「食」與其他生命相接。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吃呢?答案非常簡單:讓生存變得容易而食,也就是順應風土而食。攝取好的食物,將會確實轉換成生命。生命本身比你想像地要求更好,請大家千萬不要忘了這一點。
「細胞所追求的美味是將生命帶往更好的方向。我認為終極的美味是讓細胞開心的食物。」
──辰巳芳子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精華試聽】生命與味覺
- 02:序言|現年九十二歲的我,一定要讓大家知道的事
- 03:第一章|擁有「敬畏」之心:懂得品嘗風土慈愛和當令美味
- 04:第二章|磨練感應力:試著將五感集中至「手中的自然」
- 05:第三章|培養直覺:風告訴我如何製作美味的生火腿
- 06:第四章|「緊要關頭」起身迎擊:牛筋和魚骨鞏固生命根基
- 07:第五章|培養仁慈之心:湯品熱氣的另一端看到的東西
- 08:後記
購買須知
【購買須知】
.本有聲書共7集,售價570點
主講人
辰巳芳子|林芳雪(朗讀者)
- 作者辰巳芳子:日本國寶級料理家
- 譯者陳心慧:專業中日筆譯、口譯人員
- 朗讀者林芳雪:臺灣配音員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