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 課程簡介
- 音頻列表
出版方:時報出版
【購買須知】
.本有聲書共31集,售價420點
暢銷書作家駱芬美臺灣歷史故事講不完,精彩補充比原書內容更豐富。
從傳教士醫師、海關醫生、到日治的醫師,讓你徹底瞭解臺灣的醫療發展史。
還有──
- 原定臺中省城為何轉移到臺北?
- 臺灣人也愛抽鴉片?裹小腳?
- 吳鳳捨生取義竟是教化樣版?
精采翻案,真實還原近代臺灣歷史的面貌。
臺灣地理位置特殊,歷經大航海時代,國際貿易發達,十七世紀曾被荷蘭、西班牙統治;明鄭敗亡後,納入清朝版圖,後來因甲午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被割讓給日本,開始了長達五十餘年的日本殖民統治時期。
本書以主題為縱軸、以時間為橫軸,立體架構真實的臺灣社會面貌;以生動故事敘述方式,完整呈現近代百餘年來的臺灣歷史真相。
駱芬美親述的臺灣史,共分為
- 被誤解的臺灣史:1553~1860之史實未必是事實
- 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之史實不等於事實
- 被扭曲的臺灣史:1684~1972撥開三百年的歷史迷霧
贊助單位:文化部
剪輯工程:Poker J
Music:Under The Sun by Keys of Moon
Artist: Royalty free Music-Creative Commons
(本有聲書附有文檔)
分集內容
01:序 史實不等於事實
- 這本書的書名《被混淆的臺灣史1861-1949》,其實就是延續我第一本的「誤解」而延伸的「混淆」概念,試圖將一些臺灣史上沒有說得很清楚,一直沒有弄明白的事件,似有若無的人物,加以釐清。
02:福爾摩沙與瘴癘之地
- 十六世紀中葉,歐洲人以「福爾摩沙」也就是美麗之島之名,讓臺灣登上國際舞臺;但是到了十七世紀末,臺灣被納入清朝版圖,當時來臺的漢人以及十九世紀末擔任福建臺灣巡撫的劉銘傳卻將臺灣視為「瘴癘之地」。
03:日本視為鬼界之島
- 雖然中國漢人對臺灣有這麼多可怕的想像,卻還是前仆後繼地移民過來,主要是相信只要各地開發之後,瘴癘之氣自然會消除。
04:抽鴉片
- 說到鴉片,我們會聯想到1833年林則徐開始禁鴉片,而後引發中英鴉片戰爭,清朝戰敗,被迫簽訂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05:臺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
- 對於鴉片的禁絕,在十九世紀前半葉的道光年間就主張要嚴禁鴉片,而那位堅持要禁鴉片的林則徐,在他擔任江蘇巡撫時,就曾經搭配戒煙丸來治療。
06:近代日本何時開始覬覦台灣?
- 對臺灣歷史稍有認知的人都知道,臺灣之所以被割讓給日本,是因為1894甲午年,大清國與日本發生戰爭,清國打了敗仗,1895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其中日本人所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清國割讓臺灣!
07:日本決定對臺出兵的原因
- 1871年琉球民在臺灣南端因船難漂流而有五十四個人被臺灣原住民殺害的事件發生之後,當時的國際媒體如《紐約時報》,在上海發行的《北華捷報》、《東洋公報》都以「被臺灣原住民吞食了」的恐怖口氣來描述那些船難受難者的結局。
08:日本出兵的美國人因素
- 號稱「中國通」及「臺灣通」的李仙得,原先任職美國駐廈門領事,正好以家務緊急為由而請假要回國,這當然不是真的原因,他想回華盛頓去爭取轉任駐阿根廷公使,但任命案又被參議院擱置,因而想回美國去謀求對策。
09:日本征台前的密探
- 隨著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等人為了臺灣問題,出使清朝「順利」完成之後。日本征臺行動「幾乎」已將底定之時,卻出現了「變數」,一心一意要出兵臺灣的外務卿副島種臣在1873年10月辭職了!
10:日本的殖民計畫
- 對於日本征臺軍能否順利出發,另一個變數是美國撤換了駐日公使。1873年8月,美國新任駐日公使賓漢抵達東京,也就是說,原來駐日公使德朗被撤換了。
11:琅嶠下十八社
- 1874年5月6日日本征臺軍的先遣部隊,也就是他們的第一艘有功丸號穿越臺灣海峽後,於傍晚順利地抵達了今天屏東車城邊的琅嶠灣的社寮港,就是今天屏東縣車城鄉的射寮村登陸 。
12:石門戰役
- 被稱為是牡丹社事件的第一場「石門戰役」,其實是在日方計畫之外爆發了。
13:牡丹社事件
- 1874年6月1日,日本征臺軍總司令西鄉從道下令軍隊開始進行攻擊,但因為下大雨,所以就延到隔日就是6月2日,三個縱隊才由社寮的營地出發,主要攻擊的目標就是牡丹社。
14:臺北如何變成臺灣的政經中心?
- 如今的臺北雖是臺灣的政經重心,其實臺北的地位是直到一百六十幾年前才開始後來居上。也就是在1858年,清朝因英法聯軍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其中,淡水跟雞籠、安平、打狗(今天的高雄 )開港,此後,臺灣不僅重新回到國際貿易的體系,更重要的是臺灣北部因此有了巨大的改變。
15:啟動臺灣北部經濟繁榮的茶葉
- 啟動臺灣北部經濟繁榮的重大產業是「茶葉」。該產業更重要的影響,學者黃頌文指出,1860年代臺灣開港後,臺北政經地位之所以開始逐漸超越南部,其關鍵是在於臺灣北部的茶葉產業。
16:劉銘傳在臺灣建省
- 臺北會變成為臺灣政經重心的另一個關鍵里程碑,是因劉銘傳在臺灣建省後,他將大部分的建設經費,挹注在臺北。
17:臺灣的醫生
- 臺灣原本就山林密布,又不斷有外來瘟疫蔓延,因而被移居的外來者稱為「瘴癘之島」。早期臺灣原住民認為疾病與鬼神及祖靈有關,因此有「尪姨」就是一種巫師,在部落裡面扮演醫療跟祭祀的崇高角色。
18:梅威令、馬偕、蘭大衛
- 慕德醫院的開設,是因1878年,曾經在1871年到1873年在打狗醫館服務過的萬大衛醫師,他在福州去世。他在打狗和在廈門的生前好友,為了紀念萬大衛,決定蓋一座紀念性的建物,幾經考慮,最後決定要蓋一幢醫院。
19:臺灣總督府發布《臺灣醫業規則》
- 至於清朝官方設立的醫療服務,則是劉銘傳在1886年在臺北府城考棚的建築物(位於臺北忠孝東路跟中山南路附近)創設的「臺北醫官局」,招聘挪威籍韓先醫生替人民免費看病,裡面還有官藥局(官設的藥局),並設立「臺灣病院」替士兵們看病。
20:吳鳳與廖添丁
- 吳鳳跟廖添丁都是臺灣民間流傳已久的傳奇人物,後來有人為吳鳳跟廖添丁建立廟宇,成為被供奉的神祇,然而吳鳳跟廖添丁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跟史實,有很大的出入。
21:抗日英雄廖添丁?
- 廖添丁是臺灣早期廣播電台「講古」中最受歡迎的主角,被推崇為劫富濟貧的「義賊」,更是「抗日英雄」。
22:臺灣人的時間觀
- 忙碌而講求效率的現代臺灣人很重視時間,常將「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或是「時間就是金錢」掛在嘴邊,其實臺灣人以「時、分、秒、星期」作為計時的觀念,是日本統治臺灣後才帶進來的,只有短短的一百多年。
23:放小腳
- 日本統治臺灣初期,將裹小腳(就是纏足)跟吸食鴉片,還有留辮子同列為臺灣社會三大陋習。
24:天然足會
- 宣傳「天然足」時當然必須運用圖像,臺北天然足會成立時期要到日本籌款,一位軍醫就建議,可以帶著裹小腳女子的照片,並以木頭刻成裹小腳的形狀,以便讓日本官民觀看。
25:剪辮子
- 日本統治臺灣之後,雖然將臺灣男人紮辮子跟女人裹小腳視為「陋習」,但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抗爭,並沒有強制變革。
26:剪髮不易服會
- 關於剪辮子在1910年是關鍵時間。1910年12月11日還有19日的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分別刊登「清朝將於1911年1月實行斷髮」以及「15日將斷髮易服案提到資政院(清末立憲運動時的議會準備機構),而且會立刻決定執行」,也就是通過了斷髮案。
27:戒鴉片
- 日本開始統治臺灣之後,為一舉解決臺灣人抽鴉片的惡習,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主張「嚴禁鴉片」,當時日本法律禁止吸食鴉片,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為了避免日本人染上吸食鴉片的習慣,特別規定「臺灣人出售鴉片或相關設備給日本人,將處以死刑」。
28:國際鴉片會議
- 日本對於參加這一場1909年2月在上海召開的國際鴉片會議,日本學者栗原純指出,日本原來的認知是日本所謂的鴉片問題,是指他們在臺灣有鴉片執照申請者,就是有成癮者存在的這件事情。
29:國際聯盟調查團
- 關於遠東的鴉片問題,在英國的建議,國際聯盟決定要派員來調查。要調查的地區包括法國所屬的中南半島全境,還有廣東的廣州灣;英國所屬的緬甸、馬來聯邦州、沙撈越、英屬汶萊、香港等;日本所屬的臺灣、關東州、南滿州鐵道附屬地;荷蘭所屬的今天印尼全境;葡萄牙所屬的澳門,還有泰國全境。
30:日治時期的兩岸關係
- 日本統治臺灣之後,為了達成統治中國的野心,將臺灣定調為日本拓展中國華南及東南亞勢力的基地,因此並沒有禁止兩岸往來,反而用盡心思透過興辦學校、醫院及報紙等方式,經營與對岸的關係。
31:擁有日本國籍的臺灣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身為戰勝國,從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國勢轉強,開始向海外輸出資本及人才,政治上則進入了「大正民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