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音說書《拖延心理學》
遍路文化,說書內容
蘇益賢
- 簡介
- 收聽
總集數
9 集
總長度
1 小時7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心理成長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遍路文化 × 漫遊者事業群】
上架日期
2020/06/29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說書人:蘇益賢
你知道嗎?
愛拖延的人,常常都是完美主義者!
而且拖延很可能是你刻意反抗權威的手段!
甚至,拖延有時候更是害怕成功的信號!
每個人都有「拖延病」,你屬於哪一種呢?
有著臨床心理學的學術背景,加上豐富個案諮詢經驗的說書人蘇益賢心理師,以《拖延心理學》一書作者珍‧博克(Jane B. Burka)和和萊諾拉‧袁(Lenora M . Yuen)的研究與臨床發現為經線,再加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驗為緯線,除了帶領大家對「拖延」這件事有基本的認識外,也希望彙整一些他在臨床上獲得的實用技巧,提供給大家更多改善拖延的方法。
在這次的音頻中,蘇益賢心理師透過自己在個案中觀察不同拖延類型的經驗,不管是學生們拖延繳交作業、研究生拖延撰寫論文,又或是許多成功企業主管們害怕失敗的拖延等,相信透過專業臨床心理師的深入分析,讓你知道拖延並不一定是時間管理出了問題,而是內心的「恐懼」在搗蛋!
戰勝拖延的第一步:學習設定一個好目標!
蘇益賢心理師幫大家彙整出書中的五種拖延類型,包括:「害怕失敗型」、「害怕成功型」、「反抗權威型」、「害怕分離型」,以及「害怕親近型」。首先,你一定要先找出自己屬於哪一種拖延者?這樣才能找出解方,對症下藥。
另外,蘇益賢心理師更借用管理學領域大師,彼得杜拉克提出的口訣「SMART」來替大家找出戰勝拖延的好方法。「SMART」的五個重點分別是:
一、S(Specific):具體的。改善拖延的目標一定要是「具體的」,像是「我每週一到週五下班之後,要去大安森林公園跑兩圈」就是一個很具體的目標。
二、M(Measurable):可衡量的。目標要是「可衡量的」,像是走了「兩圈」或是慢跑了「半個小時」就是清楚可以衡量的結果。
三、A(Attainable):可實現的。戰勝拖延的目標要是「可實現的」,像是第一個步驟最好可以在五分鐘內完成,這樣你的大腦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四、R(Relevant):相關聯的。只有在你理解這個目標之於你的意義與重要性時,當因果有了關聯,你才有動力去執行它,甚至才有可能持續完成。
五、T(Time-limited):有時限的。有些學者也延伸出timing,也就是好時機。只要先設定好一個完成的時間點,成功的機率自然也會大幅提高。
透過蘇益賢心理師的專業解說,除了可以了解拖延這個現象的概念與分類、為什麼有拖延這個「症頭」外,相信透過他傳授的改善心法和技法後,大家一定可以更有效處理拖延行為所帶來的傷害,或是心理所產生的懊悔與愧疚感。
《拖延心理學》書籍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01:導言
02:拖延七部曲
03:拖延也許是有用的
04:拖延的類型
05:為什麼我會拖延
06:戰勝拖延的行前通知
07:戰勝拖延從設定一個好目標開始
08:戰勝拖延從微調自己的心態開始
09: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
適合對象
- 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的人
- 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 希望用自己的步調工作,討厭死線(deadline)
- 不喜歡獨自面對時間壓力
- 以拖延來逃避人際關係
- 沒時間讀書,但想快速理解書籍重點的人
獲得什麼
- 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哪種拖延者
- 幫你找出造成拖延的5大心理成因
購買須知
【購買須知】
.本課程由【遍路文化 × 漫游者事業群】製作提供
主講人
蘇益賢
- 臨床心理師
- 初色心理治療所副所長
- 各企業、校園心理學講師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