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悲傷心理學:失親後自我修復之旅
讓悲傷轉化為愛與動力,來一場完整的心靈追悼會
吳姵瑩
- 簡介
- 目錄
總集數
17 集
總長度
2 小時45 分鐘
輔助資源
無輔助資源
內容類型
心理成長
內容形式
音頻類
出版方
出版方:愛心理線上學校
上架日期
2023/05/25 上架
更新狀態
全數已上架
內容簡介
媽媽真的離開了,她不會再回來了,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下去?
父親離開的那天,我表現得很冷靜,但是漸漸地,我沒辦法在他人面前提起他……
她就這麼猝不及防地走了,我好後悔沒有多陪陪她,如果我當時有做些什麼,她也許就不會離開了……
「悲傷真的會習慣嗎?還是我們只是裝傻,假裝它不存在?」——《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如果痛苦能分等級,那「面對親友逝世」大概是最大程度的悲痛。
他/她離開以後,你生活在各種忙碌之中,忙著喪葬儀式、請假期限、各項法律和生活事件,你甚至忙著越加充實,想證明給身旁的人知道,「You’re OKay.」,想確認給逝去的他/她知道,你沒有過度悲傷,所以他可以好好離開。「你不能也沒時間悲傷,快點振作起來!」你強迫著自己,因為你知道當一想起失去的他/她,心中就像一口黑洞,你將陷入無止盡陰暗的低谷中,痛不欲生。
是的……那就是悲傷的錐心之痛,那就是悲傷的撕心裂肺,你卻必須硬撐起自己,拼湊著碎掉的心,逞強地對外擠出微笑...。
忙碌之後,「悲傷」終究趕上你了,被你壓制在記憶深處,與他/她的美好回憶也好,憤怒不平也好,會在一切儀式落幕之後,逐漸佔據你的思緒。你可能無法抑制地流淚,你可能難以控制地暴躁,你可能對生活許多事情失去興趣,因為過多複雜的感受,你的靈魂逐漸失去知覺,彷彿人生也感受不到快樂。
「有些東西就算壞了、消失了,但會用另一種形式存在。就在心裡,會永遠記得,不是嗎?」——《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 親愛的,他/她離開以後,你如何哀悼?你如何思念?
失去之後的半年內,儘管是「正常的悲傷」,就極為巨大到讓人難以負荷,那股生命中難以承受之輕是你感覺生命過度輕盈,沒有立足點,失去扎根的重心,但你同時又感覺身心的沈重,你帶不起身體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開始內疚與自責。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用著不同的方法,懷念逝去的人,而悲傷正是一種愛過的展現,所以,別害怕悲傷,逝世確實帶來了物理性的消失,但他曾存在過的心理意涵,值得被你用特別的方式永存於心。
來一場完整的心靈追悼會吧!我將陪著你,用新的方式與逝者保持連結,將他好好安放在你的心裡,讓悲傷轉化為愛與動力,伴你前行。
- 為什麼我們難以走出失親的傷痛
難以走出悲傷,往往是我們不允許悲傷,或者不斷增加悲傷,或者不懂得如何釋放悲傷。
- 自我譴責、充滿罪惡型:有些人一直覺得親人是自己害的,長期活在罪人狀態,無法放過自己,也無法讓自己好過,因此長期的悲傷也是一種對逝者的交代,不應該也沒資格過得好,透過悲傷懲罰自己。
- 拒絕悲傷、害怕悲傷型:擔心文化上認為悲傷無法送走逝者,或者家人過度悲傷因此必須讓自己假裝堅強,或者必須很理性才有辦法處理事情,因此難以允許自己悲傷和脆弱,而導致身心麻木。
- 行事曆滿檔、忙到斷片型:擔心一空閒下來就會胡思亂想,害怕睡覺前的空檔,因此會開著影片放著聲音,無法忍受環境中安靜的氛圍,需要看影片看到斷片才能真正入睡,但一直無法睡好。
- 無所訴說、討厭談論型:每一次談起來就會有深層的情緒,不喜歡別人問,因此也不喜歡參加聚會,別人也不知道怎麼問候,關係互動反而退縮,漸漸也不願意再多分享。
當你無法釋放深層的悲傷,將有可能累積多層的痛苦,因此擠壓你快樂的空間和感受,也會影響你開創生命的機會,更可能讓你難以再去愛與被愛,因此悲傷可能成為你生命中巨大的阻礙。
然而釋放悲傷,走過失親傷痛,既有理論也有方法,除了我們要對哀悼的過程有正確的期待之外,更要能夠用上正確的方法,才能真正幫忙自己,減少在眼淚的泥淖中兜兜轉轉。
【課程大綱】
第一版塊:注入悲傷療癒解藥
- 我會開門見山地帶你看懂失親傷痛修復、療癒的全貌,並引導你從「死亡是禁忌」走向「讓悲傷流動」的心理狀態,從中意識到究竟你現在的生活是以逝者、還是以生者為重心呢?進而和你談哀傷的五大階段,解析傷痛過不去的三大原因。
- 閱讀自己【 阻礙悲傷的困境 】
第二版塊:深入內在失落傷痛
- 在第二版塊裡,我將陪著你打開印象深刻,也可能是塵封已久卻難以忘懷的「與逝者相處的記憶」,同時,我也會和你談「倖存者罪惡感」、「頓失一切依靠的孤兒狀態」這兩種深層的傷痛。
- 走向陳年的【悲傷深層記憶】
第三版塊:清理病態悲傷泥淖
- 接著「第三版塊:清理病態悲傷泥淖」,我將帶你看懂病態悲傷的四大類型,包含:延宕、偽裝、慢性化,以及誇大的悲傷,從中評估你自己的悲傷狀態,並進一步和你談失親後的「自憐」情形。
- 正確認識【健康悲傷模樣】
第四版塊:轉化傷痛成為動力
- 最後,「第四版塊:轉化傷痛成為動力」,我會提供你系統化且具體的方法,並引導你一步一步去做,從心理急救,到創作悲傷故事、與悲傷對話,幫助你喚醒因傷痛而忽視了的愛與資源,最後好好地與逝者道謝、道愛、道別,在整頓和打理你的心靈靈骨塔之後,重新感受並延續這份愛。
- 具體可行的【悲傷修復法】
單元介紹
分集內容
- 01:【悲傷心理學】史上最完整!失親後的傷痛修復之旅
- 02:1-1 治癒根基:看懂失親傷痛療癒全貌
- 03:1-2 關鍵轉換:從「死亡是禁忌」走向「讓悲傷流動」
- 04:1-3 喪親調適:你的生活是以逝者或生者為重心?
- 05:1-4 哀傷階段:心底的悲傷與空洞感,趕上你了嗎?
- 06:1-5 陳年悲傷:解析傷痛過不去的三大原因
- 07:2-1 久久難以忘懷:回到與逝者最深刻的相處互動裡
- 08:2-2 倖存者罪惡感:他過世後,你進入自我懲罰的無期徒刑裡?
- 09:2-3 頓失一切依靠:剖析「孤兒」三大心理狀態
- 10:3-1 你總是壓抑情緒嗎?談「延宕型、偽裝型」悲傷
- 11:3-2 內心充滿懊悔愧疚?談「慢性化、誇大的」悲傷
- 12:3-3 為什麼我這麼可憐要承受這些?談失親後的「自憐」
- 13:4-1 把握黃金搶救期!用「心理急救」促進傷痛復原
- 14:4-2 創作悲傷故事,從中直視與貼近內在深層感受
- 15:4-3 與悲傷對話,喚醒你因傷痛而忽視了的愛與資源
- 16:4-4 好好說再見!告別之後,讓愛流動且永續傳承
- 17:4-5 心靈靈骨塔:重新安放與連結,更有力量地投入新生活
適合對象
- 當你已經失去親友超過半年,還有以下的狀態者:
- 知道該好好振作了卻難以做到
- 認為自己花太多時間懷念逝者
- 心中對逝者抱有遺憾無法抹除
- 壓抑悲傷但心裡負擔越來越大
- 在一天當中悲喜情緒反覆無常
- 長期情緒低落影響生活及生理
- 或者,你失去親友在半年內,希望好好整理情緒與記憶,渡過悲傷者。
購買須知
【購買須知】
.本主題包共17集,原價1699點,優惠售價1599點
.本主題包僅提供各集內容大綱,非完整文稿。
主講人
吳姵瑩
- 諮商心理師
- 「愛心理」創辦人
- 著有《關係界限》等書
- 不同登入方式代表不同帳號,請注意官網與 App 登入方式一致,以順利同步購買內容。
- 建議下載 App 以享受更完整地收聽體驗(如:看文稿、下載音頻於離線播放)。App 內若有剩餘點數無法於網站上扣抵,請特別注意。